日前,开封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开封市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方案》出台背景
城市燃气、排水、桥梁、热力、供水、综合管廊等系统是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行的生命线。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安全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推动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同时,《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豫政办〔2023〕43号)明确规定,各地政府要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我市出台该草案。草案的出台,有利于推动实现管网可视化管理,推进智能感知技术在管网运维中的应用,实现管网数据共享,确保城市管网建设有序、安全运行,为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信息真实准确、高效利用提供可能。
二、主要内容
总体方案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提出全市把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作为促进开封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合理资源配置,突出公益属性,压实工作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形成工作合力,为城市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撑。充分利用开封在城市燃气、排水、桥梁、热力、供水等方面安全监测管理的现有成果,打通数据壁垒,实现融合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最大程度降低财政资金、社会资金重复投入,减少公共资源浪费。按照“市、县一体化”模式,将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纳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内容,整体设计,同步建设,形成智慧监测、信息通畅、反应及时、抢险到位的长效管理机制。引导各方力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建设管理模式。到2025年底前,各县实现对县城建成区“三高”区域燃气、排水、桥梁、热力、供水安全运行监测;全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上下一体搭建完成,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城市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对应《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结合我市实际,细化提出六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打牢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基础。重点是摸清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底数,以城市生命线基础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等为基础,依托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立覆盖地上地下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数据库。二是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平台。重点是以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评估为依据,以“三高”区域为重点,布设运行可靠、功能简约、经济实用的物联感知设施设备,形成燃气等领域监测感知“一张网”。通过整合已建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和数据,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上搭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三是完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保障体系。完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标准体系和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相关标准,组建专业人员队伍,集约行业企业研发力量,建立研发协同机制,加强工程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四是建立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主动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支持,加大财政投入,争取金融机构支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
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技术支撑、做好督导考核、强化安全防护、坚持数字赋能四个方面。
三、主要任务
针对打牢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基础、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平台、完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保障体系、建立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四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协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方案有力有效实施。